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微生物膜常见故障的解决技巧分享

微生物膜常见故障的解决技巧分享

更新时间:2025-10-25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
   微生物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操作不当、环境变化或材料特性出现各类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、降低反应效率,甚至导致实验失败。掌握微生物膜常见故障的解决技巧,是确保生物过程稳定、数据真实可靠的关键。

 


  问题一:过滤时流速缓慢或无法通过
  可能原因:膜孔堵塞、样品悬浮物过多或操作压力过高。
  解决方法:预处理样品,通过离心或初滤去除大颗粒杂质。降低抽滤压力,避免强行加压导致膜结构损伤。若已堵塞,可尝试反向冲洗(仅适用于耐用膜),严重时需更换新膜。
  问题二:培养后无菌落生长(假阴性)
  可能原因:微生物在过滤过程中受损、培养基不匹配、温度控制不当或膜本身有抑菌性。
  解决方法:确认过滤压力适中,避免剪切力破坏细胞。选用适合目标菌种的专用培养基(如m-FC琼脂用于粪大肠菌群)。校准培养箱温度。测试新批次膜是否含抑菌添加剂,必要时进行预浸泡处理。
  问题三:背景杂菌过多或非目标菌生长(假阳性)
  可能原因:操作环境或器具污染、膜灭菌不到位、培养基受污染或水样保存不当。
  解决方法:严格无菌操作,使用超净台并定期消毒。检查膜包装完整性,确保灭菌有效。做空白对照实验(过滤无菌水),排查污染源。规范水样冷藏保存(4℃),2小时内检测。
  问题四:膜破损或穿孔
  可能原因:镊子夹伤、高压过滤、膜老化或表面划伤。
  解决方法:使用钝头无菌镊子,轻柔操作。控制过滤压力在推荐范围内(通常<5psi)。检查膜是否有折痕或裂纹。一旦发现破损,该次结果无效,必须重做。
  问题五:生物膜反应器中膜通量下降
  可能原因:膜污染(有机物、无机垢、生物膜过厚)或浓差极化。
  解决方法:实施定期反冲洗或气水联合清洗。对于无机结垢(如钙镁沉淀),采用酸洗(pH2-3);对于有机污染,用碱液(pH10-12)或次氯酸钠溶液清洗。优化运行参数,控制污泥浓度与曝气强度。
  问题六:载体膜上生物膜脱落
  可能原因:水力剪切力过大、营养不足、pH波动或有毒物质冲击。
  解决方法:降低进水流速与曝气强度,减少冲刷。补充碳源、氮磷等营养物质。稳定进水水质,避免pH剧烈变化。设置缓冲池,稀释高浓度或有毒废水。
科邦兴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21号
邮箱:2669428187@qq.com
传真:010-8811533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

TEL:18301334718
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