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正确清洗凝胶滤膜是保障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必要措施

正确清洗凝胶滤膜是保障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必要措施

更新时间:2025-08-25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6
   凝胶滤膜作为尺寸排阻色谱(SEC)或脱盐纯化中的核心分离介质,其性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。随着使用次数增加,膜表面及孔道内易吸附蛋白质、脂类或颗粒杂质,导致通量下降、分离效率降低。因此,掌握正确的清洗方法,不仅是延长凝胶滤膜寿命的关键,更是保障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必要措施。
 

 

  一、清洗原则:温和有效,防止损伤
 
  凝胶滤膜多由交联葡聚糖、琼脂糖等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制成,结构脆弱,不耐高压、强酸、强碱或有机溶剂。清洗应遵循“低压力、适pH、防脱水”的原则,避免破坏其三维多孔网络结构。
 
  二、常规清洗步骤
 
  冲洗残留物
 
  实验结束后,立即用至少5-10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初始缓冲液冲洗系统,去除未结合的样品和盐分,防止沉淀堵塞孔道。
 
  去除弱吸附物
 
  使用0.1–0.5mol/LNaCl溶液冲洗,可有效清除因离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特异性吸附杂质,适用于大多数情况。
 
  深度清洗(去蛋白)
 
  对于蛋白质残留严重的情况,推荐使用含0.5–1mol/LNaOH的溶液进行清洗。碱性条件可水解并去除大多数有机污染物。注意:琼脂糖基滤膜可耐受0.5–1MNaOH(清洗时间≤30分钟),而葡聚糖基材料则不耐强碱,应避免使用。
 
  去除脂类或疏水性杂质
 
  可采用30%–70%的乙醇或异丙醇短时冲洗(≤1小时),但需注意有机溶剂可能导致部分凝胶收缩,冲洗后应充分用水平衡。
 
  三、特殊清洗方案
 
  变性剂清洗:对于顽固蛋白聚集体,可用6M尿素或4M盐酸胍溶液冲洗,随后逐步降低浓度平衡。
 
  去垢剂辅助:添加0.1%–0.5%非离子型去垢剂(如TritonX-100或Tween-20)可增强脂蛋白去除效果,但需冲洗避免残留干扰后续实验。
 
  四、保存与防干涸
 
  清洗完成后,应将滤膜保存在20%乙醇或0.02%的缓冲液中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切忌干燥保存,干涸会导致孔结构塌陷。
 
  五、验证清洗效果
 
  定期检测纯水通量(PWP)和标准蛋白的分离效率,判断膜性能是否恢复。
科邦兴业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21号
邮箱:2669428187@qq.com
传真:010-88115330
扫一扫关注我们
SCAN

TEL:18301334718

扫码加微信